前几天发了一组作品《青葱岁月》在图虫,似乎许久没有这样引起大家的强烈反响,这组作品迅速冲到热门作品的前列,今天是第四天,在“美女”标签排第一,“人像”标签排第三。这组作品我也非常喜欢,七月底拍的,拍摄的当时我就很喜欢,还在朋友圈和微博发了原片预告。针对这组片子朋友们提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我自己也有一些感受,今天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18132314.jpg

18132313.jpg

18132311.jpg

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拍摄过程有没有使用反光板,需要不需要闪光灯,是什么样的拍摄时间,用的什么镜头,肤质如何如此细腻等等,我一一为大家进行解答。

首先要给大家介绍此次拍摄的整体背景。拍摄当天本来是和模特约好晚上7点在影棚集合拍摄模卡,下午4点多的时候,突然发现当天天气特别好,光线充足,光照通透,空气质量优,是拍摄户外人像的难得机遇,我便立即和模特联系沟通,希望立即动身,在棚拍之前到户外拍一组自然光清新人像。大家知道的,北京的交通非常糟糕,尽管我们俩一拍即合,但是等她化完妆,我接上她抵达拍摄地点的时候,距离太阳落下树梢也只剩20多分钟的时间了。好在基本功过硬,尽管时间仓促,仍然较好的完成了拍摄工作。

那么从前期拍摄而言,到底是哪些因素保证拍摄效果如此理想呢?

第一位的就是天气条件。对于自然光条件下的人像摄影而言,好天气是出优秀作品的必要条件,好天气可以保证画面卓越的画质。这套作品能够呈现出人物通透的皮肤质感、画面通透的清新效果,主要原因就是完美的天气条件。北京如此完美的天气条件并不多。事实上,2017年至今在北京这样的好天气不足五次,其中有三次我都是临时做出决定,紧急约模特进行了临时创作,效果都非常理想。例如:

18123986.jpg18132950.jpg

18129147.jpg

其实,很多风光摄影师的手机里都有很多天气预报的应用,一些星空摄影师还备有各种天文APP,这样的经验完全可以借鉴到人像摄影当中,了解第二天甚至是接下来几天的天气情况,提前做好更充足更精心的准备,这样可能把握住更多的好机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拍摄的选址。其实拍摄此类的逆光人像有非常丰富的场地选择,具体的原则,我在最早的《经典逆光人像速成技巧》当中已经进行了详细阐述,大家可以认真看一下。对于这次的拍摄而言,由于太阳即将下山,阳光的入射角度已经特别低,所以需要找一个相对宽敞的拍摄场地,遮挡物不能太多太高。由于提前没有进行精心的筹划,同时也是为了节省时间,我迅速地把模特家附近的一个公园定为本次的拍摄场地。通常公园当中的树木高度正好可以担当必要的暗部背景,同时树冠部位的缝隙也可以透出斑驳的光线,不规则的树木和草坪通常是错落有致,是拍摄逆光环境艺术人像摄影作品的理想拍摄场所。特别是这次最终选定的拍摄的场地,恰巧是在树木的巨大阴影当中从两棵大树之间照射进来了一道金色的光线,明暗对比使画面层次异常突出,很好地呈现出了立体的画面效果。如图所示:

18132951.jpg选址时除了要注重到用光方面的考虑,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画面的线条、色彩。只有画面光影、线条、色彩都能保证画面的平衡关系,画面才能达到本质意义上的通透和美好。对于在这种公园里进行的拍摄,很多人很容易找片小树林就开始拍了,这样是不对了。很多小树林呈现出来的视觉线条相对密集,显得过于死板与枯燥,有的树干上还刷着半截的白色防虫涂料,整个画面很难找到美感。在色彩方面,大家也要注意画面的统一。比如说最近大家都喜欢去拍银杏,我发现有的作品,上半部满是金色的银杏叶,下半部又是绿色的草地,中间的人物可能又穿了其它颜色的服装,从色彩上让整个画面出现了失衡,这是不对的。

第三个关键的问题是光比的控制。这里说的光比,我指的是拍摄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光比,也就是人物和背景的光比。尽管这次的拍摄以逆光和侧逆光为主,但是整个拍摄过程我们并没有用到反光板或是闪光灯等补光设备,之所以不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让人物面部变得黑乎乎的,主要技巧就是光比控制得好。让我们来看一张图片:

18132952.jpg大家看,图中的小方块A和B,其实是完全一样的两个方块,明度其实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明亮背景的衬托下,A显得昏暗,而B显得明亮。这个道理可以很好的解释那么多网友的疑惑:“到底用没用反光板啊?”可以告诉大家,完全没有用,只要光比合适,人脸就不可能黑。但是有个别的片子大家可以看得出来,人物面部有明显的提亮效果,这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我多次解释过了,那是因为模特抬起了胳膊,白色的袖子映在了脸上,形成了很棒的漫反射。我在拍摄当天的微博上发了一张手机翻拍的原片预告,大家可以在那儿看到原片的效果,原片的光比控制得就比较理想了。有的时候,我会故意穿一身宽大的白色服装,站在离模特很近的位置拍摄,也有一定的补光作用。那有的同学要问了,那些没抬胳膊的照片,模特眼中怎么也有眼神光呢?大家想想,在模特背对阳光的时候,强烈的夕阳照在模特面前的景致当中,特别是那片蓝色明亮的天空,在她的眼中会留下什么呢?没错,这些都是眼神光的来源!在本案当中,模特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步道,它的反射光形成了很好的眼神光,让模特的形象气质增色不少。话说回来,在日常拍摄工作当中,我其实真的很少使用反光板,大家再次看看本案当中那几张用袖子补光的作品,画面确实立体了一些,但是似乎又有些失去真实感,不够自然了。所以当中的尺度,需要大家自行来把握。回到问题的关键,补光与否,或者选择什么样的拍摄背景,我们都是为了控制主体和背景合理的光比。

18132318.jpg

18132310.jpg

最后我再一一说说大家涉及到的其它各类小问题。

1、用的什么镜头?这套作品完全使用的是尼康的50 1.4G镜头。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镜头。大家平时会经常讨论使用什么镜头的问题,但是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多的纠结于此。只要光线合理,技巧到位,50/1.8、35/2这些价格低廉的小镜头都可以拍摄出素质一流的作品。我平时随身带着都是小巧的35/2或是50/1.4,24-70和70-200这些笨重的镜头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几乎都不使用。85或是135这类中长焦镜头的优势在于其完美的空间压缩能力、对畸变的矫正和极其柔和的焦外效果,但是便携性与空间适应性不强,拍摄空间小了的话也摆不开,而且与其说用背景虚化来提升画面层次感的话,还不如用光影的反差或是冷暖的对比来得更高级。So,我还是多用精悍轻便的标头好了,我也极力推荐一些刚开始接触人像或是人文摄影但是预算有限的朋友们,可以使用各厂的50/1.8标头,把光圈收两档,只要几百块钱,够你玩三年的。

2、后期技巧如何?应该说这并不是一个小问题。DADDY式人像摄影的后期工作流程已经固化成为一个体系式的技术方法,尽管处理一张片子时间并不长,但是它涉及十余道工序,我的学生们要通过整整两天的强化训练才能完全理解与掌握它的完整方法。所以说要让我专门就这组作品写个教程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可能得写本书才行。这套作品的后期工作其实也是比较复杂的,之所以推迟整整3个月才发布这套作品,除了工作繁忙之外,对这套作品的定调确实是费了好多的周折,前前后后做了几次尝试都不太满意,直到最终确定了整体的后期方案后,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一口气完成r 这套作品的后期再创作。不过,大家也不必灰心,我在平时分享的教程当中也逐渐涉及到部分技巧,比如说之前我分享的《国人人像肤色调色方法》《后期软件LR的魅力》等等,对大家的学习提高都会有帮助。当然,也欢迎大家来参加我的干货培训班,更系统连贯的学习我的拍摄理念和后期方法。

3、不足之处?未经精心策划与准备的作品肯定要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这次拍摄太过于仓促了,甚至模特穿着自己平时心爱的休闲大裤头就来了,哈哈哈。另外此次选的拍摄场地也从来没有去过,就是我们谁家附近都有的那种小公园,条件有限的拍摄环境让整组作品的画面元素显得单一,不够完美。总之好作品还是要精心策划的。最后再发几张以前和模特小陈一起合作创作的作品吧,谢谢大家。

18109524.jpg

18112479.jpg

18113107.jpg

18124747.jpg

18107360.jpg

BY @DADDY-HAYENS

不介意的叫我DADDY,介意的叫我锐哥

微信:13619047

微博:@Daddy-Hayens

图虫:daddy.tuch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