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2776.jpg

很久没有写干货文章了,缘于最近一直很忙,甚至连发作品的时间都很紧张。

都在忙什么呢?除了发表了自己写的6份干货文章,我还在自己的微信群里进行了不下十次的干货分享与互动,并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分别组织了一次面授课程。从各方面反馈来看,基本算成功,称赞的人远远多于发出不同声音的人,我对此深表荣幸,也希望努力把这些工作继续做好。

摄影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交流,你可以自己买些书或是材料自学理论知识,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一同研究创作,甚至是可以花点钱参加个摄影培训班相对系统的学习提高,但是绝对不能自己在家闭门造车。闭门造车,就有可能走上弯路甚至是错路,有时一走就是几年几十年。所以我希望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大家进行交流,既能给大家提供些有用的信息,也有助于提高自己:总结与交流的过程就是思考与提高的过程。

这次我要分享的是几天前在奥森北园向日葵园进行一组人像创作的些许体会。我目前只发了前面这张单幅的作品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图虫网,当时在24小时内,该作品已经得到接近300个赞,冲到了当日图虫热门作品的首位。目前这幅作品正在缓慢地向1000赞逼近:

https://daddy.tuchong.com/14876628/

我主要想从四个方面谈我的体会,希望当中的一些想法对大家会有帮助:

一是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

二是拍摄现场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三是现场光线的塑造与利用;

四是对不足之处的反思。

一、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人像摄影而言,精心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这次创作而言,我的准备工作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模特方面的准备。

这位模特叫琪琪,是住在我家隔壁的一名专业模特,是中国美少女大赛冠军、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区的总冠军,自身条件非常出色。我们有过多次的合作,也共同创作了一些较为理想的作品:

18118683.jpg

18120832.jpg

18120830.jpg

18111852.jpg

18111853.jpg

18109145.jpg

18109142.jpg

尽管如此,模特本人并没有放松对拍摄的准备,她抱着强烈的意愿要拍摄好这组照片,给自己的夏天留下一份美好记忆。她提前一周和我预约拍摄,反复同我沟通拍摄细节,并提前一天精心准备妆面、服饰与配饰,特别是在我的意见下向她的朋友借了一顶我们在画面里看到的这顶手编大草帽。这顶帽子对于此次创作是非常关键的,后面我会说到。

第二方面的准备是我个人的思想准备。其实在模特约我之前,我就在自己的脑海里无数次的为自己的这次拍摄勾勒一个明确的画面。

这个画面,是这样的:

18123607.jpg

这幅作品,是我的偶像俄罗斯人像摄影师Georgy Chernyadyev(音译:乔治•切亚德耶夫)的作品。从我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之后,就梦想着有朝一日我也要拍个类似的作品。如今,机会来了。尽管模特和我约拍的是向日葵主题,但是我的脑海里的画面,是这样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和琪琪沟通让她去借了一顶能够透光的手编草帽。对于摄影师而言,所谓的此类思想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拍摄前摄影师要很清楚自己想要拍的是什么,脑海里要有强烈的画面感。

第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是我行动上的准备。我第一个行动上的准备是查天气预报。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当时的情况是比较乐观的,显示第二天空气质量是良、晴天。但是到了第二天上午,情况变得越来越糟,一直是阴天,而且有轻微的霾。

大家知道,对于自然光条件下的摄影而言,良好的天气与空气质量是最终作品能否通透的关键因素。所有摄影师都会特别珍惜良好的空气与天气条件,有一次我看到天气条件好,当即决定驱车近百公里到自己的小模特家里去拍了一组作品。

18123464.jpg

18123463.jpg

18123465.jpg

错过了天气,就错过了机遇。

但是当天的天气不好,又和模特提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那该怎么办呢?我开始做出其它的行动准备。

我开始给自己久久不用的闪光灯进行充电……这次创作,我决定使用闪光灯。

大家知道DADDY式人像摄影的主要特点就是多数情况下不使用任何补光设备,摄影师和模特一对一一般就能完成,具有很强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创作空间非常大。所以,这次的摄影如果要用到闪光灯的话,对我而言是个挑战。

一方面久久不用,有些生疏。一方面拍摄地点距离停车场,天气又比较炎热,要拿更多的补光设备的话,对我的体力也是一大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精心选择了外拍的设备,让个人负重达到最轻。最后我放弃了携带70-200这种超重镜头,选择了35 1.4和85 1.4这两支定焦镜头,同时带了一只最轻的灯架、塑料的闪光灯四叶板,和两只小型离机闪光灯。这样全部设备可以在一个双肩包里实现背负。

同时,我还邀请了我的好友也是老师,老爷车和懒人两名人像摄影大师一同前往,事实上,他们最终帮我分担了很多的重量,他们才是解决负重问题的关键。^_*

二、拍摄期间的注意事项

我们一行四人是在傍晚6点在奥森公园北园西门停车场汇合并进入拍摄场地的,从停车场到向日葵园要步行1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是第一次去,没有踩过点,主要是由同行的懒人老师负责带路并进行的选址工作。懒人老师担心工作上因此网络ID产生歧义,已经正式更改ID为:未末(wei mo),我在此帮他声明一下。

在到达拍摄地点前一分钟,我脑子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突然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我搞一次直播吧!”不是说直播挺火的嘛,说不定还能拉点粉什么的。(后来据很多网红朋友说已经走下坡路了,我发现自己真是老了,OUT了。)

就是这么个临(傻)时(X)决定,搞乱了前面所有的计划,几乎把这场拍摄活动彻底给搞砸。大家可以到新浪的“一直播”里,搜索我的ID:181442053,观看当天拍摄的几乎全部花絮,场面有点混乱。我这儿还有直播的链接,方便大家直接观看:奥森向日葵园人像创作直播链接

By the way,我的有些朋友和我说,要按照直播里的情况,在周末亲自去那里也拍摄一组类似的作品,我想这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值得推荐。

那么在拍摄现场都有哪些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呢?

其实这个主题的创作主要是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拍摄角度和构图的问题,一方面是用光的问题。用光是本次分享的核心问题,我们下节重点说,我们这节主要讲角度和构图的选择问题。

拍摄角度的选取,我们选择了逆光方向进行拍摄。其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夕阳时分从逆光角度进行创作肯定是出大片的最佳选择,我之前在自己朋友圈和图虫网里都分享了《经典逆光人像速成技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链接里去详细了解。我想我把逆光人像的特点与技巧分析得那么透彻,还有人掌握不好,真的好让人遗憾。

另外在拍摄角度的选择当中,一定要在镜头里避开人群。看了直播的朋友们应该可以看到,拍摄当天现场人流其实并不算多,但是由于三个摄影师又高又帅,甚至是超越了世界小姐大赛冠军我们美丽模特的耀眼光辉,所以立即在现场引起了强烈围观,同时还有很多当时在现场携带各种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也在四周蹭拍,而且蹭拍的人越多,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穿帮,拍摄角度的选择难度就更高。大家可以从现场花絮和直播视频的一些截图里对现场情况有个直观的感受:

18123627.jpg

18123611.jpg

18123610.jpg

还有一些限制条件就是,当时适于拍摄的场所并不是一大片的向日葵,大片的向日葵被围栏围住并不方便进入,而且由于花期不到里面的花都是含苞待放,并不适合拍摄,适合拍摄的只有步道边上窄窄的一溜,如果想要拍出茂密的向日葵园的感觉,就只能顺着步道的方向,从逆光方向进行拍摄,拍摄角度几乎是非常单一的,机位非常有限。所以我们三个摄影师就轮翻上阵进行拍摄,这样造成了拍摄时间变得紧张,为拍摄创造了障碍。我们的模特也忍着炎热与蚊虫叮咬,始终站在花丛当中,做出了巨大牺牲,体现了很好的专业素养。

18123624.jpg

18123612.jpg

好的,拍摄角度的问题就说这些。

下面说说构图的相关问题。

之前和大家进行了介绍,我带了两只大光圈的定焦镜头。

根据我的拍摄需求,也就是前面我说的俄罗斯大神的作品详片来看,50毫米以上焦段的镜头应该是此次创作的首选,所以85 1.4,是我最终拍出《夏日图腾》这张作品的镜头选择。

在这种镜头视野下面,很容易拍摄出向日葵地应有的氛围,但是其中的一个构图要点,就是充分利用好前景与背景的景深。

与我同行的另一位大师,也就是我的老师老爷车先生,告诉我,一个最好的作品,要做到八个字:远近、虚实、明暗、冷暖。所以在这个作品创作中,前后景远近虚实的空间塑造,是非常关键的。

前景方面,无疑每一只镜头根前的任何一朵向日葵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背影,我认为最好的选择是远处的那几棵大树。

我在以前分享的《经典逆光人像速成技巧》里面提过,勾勒出逆光人像迷人轮廓光的要点与技巧之一,就是要减小人物主体同背景之间的光比,也就是说让人物正面同背景的明暗程度大致相同,这样即使不用对人物面部进行补光,也不会出现背影太亮人物面部太暗的情况。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逆光拍摄时不要用明亮的天空作为背影来衬托模特的轮廓。所以,在这个拍摄当中,最好的背影就是那些高大的树木,这些树木和模特同样处于太阳的背光面,明亮程度和模特正面接近一致,甚至比模特还暗。

但是,由于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拍摄角度的限制,加上我一边拍一边又忙活直播的事情,我最终出片的这张作品,背景选择没有控制好,是个败笔,也是个重大的遗憾。

三、光线的创造与利用(核心问题)

我前面说了,为了克服雾霾天气的不利影响,我选择提高负重带来了灯架和闪光灯。

那么我就先讲光线方面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闪光灯。

闪光灯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光,这样的天气,这样的环境,这么好看的美女,不用闪光灯也完全可以拍出来比较好的作品,但是绝对拍不出我想要的那种作品,就是Georgy的那种具有迷人光斑的作品。

所以,此次我用灯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光,我是用它在是在雾霾天模拟太阳,让灯的光线,透过草帽的缝隙,在模特的脸上留下我想要得到的明亮光斑。也正是如此,我选择使用裸灯,没有使用柔光箱或是柔光伞。

同理,大家如果想在影棚或是阴天外拍的时候,也可以利用同样的道理创造同样的效果。

第二个问题是灯的摆放位置。这个不用多说,灯的位置和太阳的方向是一样的,只有这样,人造光才会和自然光自然的融合在一起,让拍摄出的画面显得真实自然。

第三个是灯的输出量。和灯的摆放位置同样的道理,闪光灯的输出量也要完全模仿自然阳光的强度,尽可能作到不要让人感觉到人造光的存在,这才是用灯之道。不论是灯的摆放位置或是输出量,我们都在努力做到这点:让人感觉不到人造光的存在。

那么到底多少是合适的输出量呢?这里没有公式,我认为,摄影发展到了现在的数码时代,给大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即时查看拍摄效果,我认为只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可以,我们可通过调整闪光灯的输出量和与模特的距离来调整拍摄主体的受光量。请看下图

18123614.jpg

图片当中只有2区和人物肩部的区域受到闪光灯的主要影响,1的阴影区域受到少量的闪光灯的影响,3区是远处的天空和大树,完全没有受到闪光灯影响。我们只要保证2区受到的光照强度和只有阳光照射的强度基本一致,就可以了。还记得吧,我们用闪光灯的目的,不是补光,只是为了在1区形成明显的光斑。

我在拍摄当时选择了闪光灯64分之1的输出量,并让灯与模特的距离保持在了两米至三米左右。确保了合适的输出量。

最后是我们要考虑到环境光对人物的影响。和我同行的老爷车老师,在使用闪光灯拍摄这组照片的时候,使用了暖色的色片,也就是说不仅使用灯来模拟太阳制造光班,要还要用它来模拟夕阳的暖色。但是,我选择了没有加色片,一方面我们的拍摄环境是向日葵园,整个环境光都呈暖色,如果色片选择不当,有可能对后期调整带来压力。另一方面,我的色片被老爷车老师抢走了……

但是通过后期对整个画面色温的调整,我们看到,最终我的这幅作品仍然呈现出来了夏日温暖的阳光色彩,这正是环境光起到的良好效果。

四、不足之处反思

一是前期尽管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不细致不深入之处。比如没有提前踩点,不了解拍摄场地的情况,而且由于不了解花期,也没有拍到大片的向日葵。

二是对目标样片的分析研究还不够到位。尽管那幅作品在我脑海里所谓的“存在”了那久,但是等到我拍完了自己的再回来做比对时,才发现Georgy的作品是将完美做到何等极致:弱光环境的环境设置,甚至为了制造这种相对纯粹的弱光环境连帽子都是精心选择的深色帽子;暖阳金发与整体环境形成的鲜明对比,完全形成对比色的色彩冲突,甚至于我有个朋友猜测说,摄影师为了创造画面右下角的暖色有可能故意将帽子后面的一角剪出了豁口;精心选择的光线入射角度,不仅帽子缝隙透过的光线恰巧在人物面部形成点状与线状的完美光斑,而且在人物秀发上也形成了断断续续的虚线式光影,更有甚者,恰好有那么不长不短不宽不窄的一道微弱光斑恰到好处地照在模特眼睛虹膜的下边缘,成为这片阴影当中本不够出彩的眼睛的点睛之笔。天啊……我的偶像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用份单幅人像对我弱小的心灵形成喜马拉雅山式的彻底碾压……让我们再来瞻仰一次这幅神作:

18123607.jpg

三是临时决议的直播行动给创作本身造成了不必要的忙乱。回家之后我就给手机配了专用的直播支架和背壳式的充电保,保证下次的直播能少一些麻烦。看来,真要走向直播的不归路了。

我们再次总结一下此次夏日花海人像创作的主要收获,我想就是要归结为两点,相对充分的前期准备有助于完美作品的形成,同时也用闪光灯在不理想的天气条件下模仿出了太阳光斑的效果,成功的创作出了通透感很强的夏日户外的人像作品。

最后呢,DADDY仍然要为自己做个广告,我给自己的人像风格起了个名字,叫DADDY式人像摄影,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随时找我咨询面授问题,7月底马上会在北京有一次强化培训,上海广州以及其它城市的朋友也可以关注联系,我会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方式,与你进行深入的教学与交流。

18123626.jpg

BY @DADDY-HAYENS


不介意的叫我DADDY,介意的叫我锐哥

微信:13619047

微博:@Daddy-Hayens

图虫:daddy.tuchong.com